2025年 03期
果胶寡糖抑制结肠癌细胞DLD-1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许云舒;徐田田;龙明鑫;李佳琪;杨婷;许青松;为了探讨果胶寡糖抑制人结肠癌细胞DLD-1的增殖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果胶寡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果胶寡糖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实验结果标明:浓度为1000μg·mL-1的果胶寡糖处理DLD-1细胞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到61%,细胞凋亡率为31.67%;果胶寡糖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Bax/Bcl-2比率,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DLD-1细胞的凋亡,发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为开发新型抗结肠癌药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施肥和刈割干扰下草原植物群落稳定性计算方法比较
白博;刘晨旭;张华怡;谭吉灵;毕伟恒;宋彦涛;植物群落稳定性是草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与刈割双因子交互试验,比较时间稳定性与Godron稳定性方法,探讨不同干扰措施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及最佳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较低留茬高度(3~6 cm)刈割显著提高群落稳定性;不施肥时,稳定性随留茬高度波动;以株丛数计算的Godron稳定性与时间稳定性显著正相关,优于用植物分盖度、生物量、重要值和频度计算的Godron稳定性。说明低留茬刈割结合施肥可优化草甸草原管理,株丛数作为Godron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具有操作简便、生态解释力强的优势,为草原稳定性评估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掺硼金刚石电极电化学氧化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谢普凯提·买买提;李炟;刘士齐;宋朝霞;掺硼金刚石(BDD)是电化学领域中理想的电极材料之一。本文总结分析了电化学氧化机制,BDD电极的特性,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因素,以及BDD电极在电化学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并对BDD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基于RT-Thread的自平衡自行车系统
陈欣然;董玉华;薛严冰;冯冲;针对裸机模式下开发的自平衡自行车控制系统实时性差、开发周期长、缺乏可移植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RT-Thread的自平衡自行车控制系统。系统以STM32F407为主控芯片,移植RT-Thread对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分配管理,利用RT-Thread线程调度和通信机制实现高实时性控制,同时设计调试辅助系统缩短系统开发周期。实验结果表明:车身在5°的初始状态下起摆可在2.15 s内回正至0°,静止状态车体摆幅在±0.4°,运动状态下车体摆幅不超过±3°,系统线程切换和线程抢占时间最大为10.1μs和12μs,证明该系统平衡控制稳定可靠,实时响应性能较高。
基于可变形卷积的脑电信号情绪识别研究
王宇航;王丽媛;张秀峰;陈叶枫;杨贵元;为解决传统卷积在脑电信号情绪识别中存在的特征提取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可变形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针对脑电信号的空间特性,可变形卷积通过动态调整卷积核形状以更灵活地捕获空间特征;通道注意力机制则通过加权不同通道特征,聚焦与情绪相关信息,从而提升识别能力。设计和优化基于上述机制的模型结构,并在多个标准情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平均准确率和分样本识别准确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和其他先进模型,展现了较强的情绪识别能力与鲁棒性,为更准确地提取脑电信号中的情绪特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基于长时序建模的多流融合网络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朱炯尧;张秀峰;针对双流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对视频中长时序行为的建模能力较差以及特征之间的互补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支路时间移位自适应特征融合的多流网络。通过TRSC-BLOCK有效建模长时序行为并捕捉关键信息,同时引入包含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的早期融合模块,充分融合深层时空特征,并利用注意力模块对重要特征进行加权关注,从而实现自适应特征融合。测试结果表明:在数据集UCF101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6.1%,在数据集HMDB51上的准确率达到了72.4%,验证了网络的有效性。
基于有限样本模型的传感器多气体高效标定方法
徐清清;郑雁公;石安伟;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样本神经网络模型的传感器多气体高效标定方法,即只标定一种气体可实现多种气体的测量。通过少量传感器的多气体响应数据训练模型,实现对大批量传感器多气体浓度-响应值的预测。采用甲烷、丙烷和异丁烷三种气体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PSO-BP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甲烷-丙烷、甲烷-异丁烷的预测R2分别为0.995 7、0.991 3,表明该方法在提高传感器标定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知识图谱构建
段红霞;姜蕾;通过整合施工图纸、BIM模型、规范与标准、学术文献等多源数据,运用实体抽取、关系抽取等技术,构建土木工程施工知识图谱架构,实现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以某大学体育馆施工项目为例,知识图谱在施工进度管理中,利用历史数据和智能推理,精准预测施工进度并优化进度规划;在质量管理中,能够快速追溯质量问题根源,提升施工质量;在成本管理中,基于材料成本的精确分析,助力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的知识图谱构建,使土木工程施工的“点-线-面”管理方法更加精准,为施工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蒙古包到弹性散居:内蒙古荒漠草原牧民居住模式演变的实证探索
赵百秋;魏晓蓓;在生态保护政策与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作用下,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牧民的居住模式已从传统蒙古包逐步演变为散居与聚居两种形态,这一变迁深刻影响了牧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承。2024年7-8月实地调研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旗县,结合问卷访谈与空间测绘,探讨荒漠草原牧民从蒙古包到散居、聚居的演化过程,并对其生态适应性与文化传承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散居模式在生态适配与社会网络维系上具有优势,但文化传承与公共服务获取尚存不足。为此,提出“弹性散居”策略,通过居住密度调控与文化网络构建,在平衡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草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种汉字字体版权检测算法
刘翠萍;王存睿;为了快速识别字体风格,判断字体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检测的汉字字体识别算法。首先对待检测图像中汉字字符进行斜体特征检测和比例还原,减少斜体和拉伸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ORB检测器获取特征点并与数据库中字体进行特征点匹配,以有效特征点对的比例作为相似性度量,实现不同字体之间配准和相似度检测。经实验分析,算法可以准确检测不同字体的相似度,实现对汉字字体风格的识别。